賦能聚力行動計劃啟動儀式在達州召開
2023年3月7日,四川省民政廳在達州市組織召開全省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會議暨社會組織賦能聚力行動計劃啟動儀式。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全國民政工作會議、全國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會議有關決策部署,回顧總結近年來全省社會組織工作情況,分析形勢和問題,明確2023年全省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重點工作任務,科學謀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益西達瓦出席會議并講話。達州市委常委、副市長丁應虎致辭。會議由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廖永康主持。民政廳二級巡視員周志軍發布社會組織賦能聚力行動計劃(2023—2025年)。
會議指出,過去的5年,是極不平凡的5年,全省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系統堅守初心使命、發揚斗爭精神,聚焦短板弱項,深度開展分層、分類、分區域社會組織大調研活動,持續加強社會組織黨的領導、推進登記管理制度改革、構建社會組織發展布局、完善綜合監管體制機制,圓滿完成參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災救災、打擊非法社會組織等重大任務,助力抗疫情、保民生、防風險、促發展,推動社會組織發展邁上了新臺階。一是黨的領導不斷加強。各地建機制、理職責、創制度,構建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管理架構,嚴格落實“四同時三同步”,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兩個覆蓋”成效顯著。二是規模質量同步提升。各地高標準、嚴要求、抓登記,推動全省社會組織既有量的擴張,又有質的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省依法登記社會組織總量居全國第六位,形成固定資產近400億元,吸納就業人員57萬人,已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生力軍。三是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各地堅持引導自治與綜合監管同推、“打非”與“治亂”齊抓,開展深度調研、加強政策創制、推進機制完善、探索公益創投路徑,基本完成脫鉤改革,成功構建“五級”孵化體系,社會組織發展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四是積極作用愈加凸顯。各地搭平臺、搞活動、創品牌,引導社會組織立足自身優勢、多方鏈接資源,聚焦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穩經濟促就業、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會議圍繞“從中國式現代化,看社會組織的重要功能作用”、“從‘三個時代’,看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組織發展歷史沿革”、“從‘五個堅持’,把準中國特色社會組織發展方向”三個維度,深刻闡釋中國社會組織發展之路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回答了推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要求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組織發展之路,必須在認識上不含糊、執行上不遲疑、真抓上不松懈、精神上不萎靡。強調社會組織工作理念要跟上新形勢新要求,社會組織作用發揮要助力共同富裕建設,社會組織發展布局要適應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社會組織管理和服務要符合平安四川建設要求。
會議要求,要堅持統籌積極引導和嚴格依法監管相統一,完整準確全面把握新發展要求,統籌履行政治功能與法定職責,創新推進全省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一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切實加強政治引領、必須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必須抓好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二要健全綜合監管體系,加強非營利監管、推進“內部治理”監管、強化聯動綜合監管,促進社會組織規范有序發展。三要牢固樹立底線意識,嚴把審批入口、嚴把活動管理、嚴把執法出口,切實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領域重大風險,不斷優化存量、把控增量、提升質量。四要聚焦有力服務國家大局、有效滿足群眾需求、有序促進行業發展,積極引導發揮好社會組織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積極作用。五要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政策激勵機制、加強正面宣傳,為社會組織改革創新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會議確定,2023年全省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部署,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堅持依法監管與培育發展并重,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總牽引,以“賦能聚力”行動計劃為總抓手,重塑以“雙重管理”為核心的綜合監管機制,統籌社會組織發展和安全、存量和增量、整體和重點、秩序和活力,推動全省社會組織實現高質量發展。
會議強調,2023年全省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重點抓六個方面工作。一是通過健全黨建機制、強化黨建基礎、激發黨建活力,持續夯實黨建引領,強化黨對社會組織工作的全面領導。二是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聚焦“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抓把關定向,聚焦落實“三大條例”抓依法登記,聚焦名稱核準、聯合審查、負責人任職公示等抓關鍵重點,著重優化社會組織結構布局。三是抓好培育孵化,推進“五級”孵化體系建設,實施社會組織品牌創建“雙百”計劃,規范開展等級評估,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活力。四是培育法人治理能力,嚴格落實《四川省社會組織建設治理規范》地方標準,加強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培訓,深入推進社會組織誠信建設,不斷提升社會組織內部治理水平。五是打造特色創新品牌,引導推動社會組織助力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穩崗就業,辦好“蜀公益·哺桑梓”助力鄉村振興藏區行活動、“美好生活 奮斗人生”2023年社會組織招聘活動、“益行天府”第二屆公益創投大賽。六是健全綜合監管機制,抓嚴日常監管、抓細風險排查、抓實風險防范,健全綜合監管機制,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風險隱患。
會上還組織觀看了大竹縣八大行動助力基層治理和“蜀公益·哺桑梓”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革命老區行宣傳片,直觀展示了社會組織助力基層治理實效、助力鄉村振興成果。發布了社會組織賦能聚力行動計劃,向四川省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協會、四川省科技扶貧基金會等7家全國先進社會組織進行了頒牌,向四川省循環經濟協會、四川省川發展慈善基金會等8家評估等級為4A級以上社會組織代表進行了授牌,激發了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榮譽感。成都、綿陽等6個市(州)民政局分別圍繞推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社會組織“打非治亂”等主題進行了交流發言,多角度分享了好經驗好做法。
教育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衛生健康委、省科協、省社科聯、省工商聯等業務主管單位的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各市(州)民政局局長、分管副局長、社會組織管理科(局、處)長,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政策法規處、慈善事業發展與社會工作促進處、省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的負責同志,以及部分先進全省性社會組織負責人參加會議。